為害蘇鐵屬植物的白蟻主要有黃翅大白蟻和黑翅土白蟻兩種。黃翅大白蟻在土中筑巢,整個(gè)生活都離不開土壤,為土棲性白蟻。大兵蟻體長(zhǎng)10.5~11毫米。頭深黃色,上顎黑色,頭及前胸背板有少數(shù)直立的毛;腹部背面毛少,腹面毛較多。小兵蟻體長(zhǎng)6.8~7毫米,體色較淡,頭卵形,側(cè)緣較大兵蟻更彎曲,后側(cè)角圓形。有翅成蟲體長(zhǎng)14~15.5毫米,翅長(zhǎng)24~26毫米。體背面栗褐色,翅黃色。頭寬卵形;復(fù)眼長(zhǎng)圓形,黑褐色;單眼橢圓形,棕黃色。前翅鱗大于后翅鱗。卵乳白色,長(zhǎng)橢圓形。大工蟻體長(zhǎng)6~6.5毫米,頭紅棕色,胸腹部淺棕黃色。小工蟻體長(zhǎng)4.16~4.44毫米,體色比大工蟻略淺,其余形態(tài)基本同大工蟻。常危害蘇鐵基干和羽葉,在羽葉葉柄中從基部向上蛀食,造成羽葉干枯死亡,嚴(yán)重時(shí)整株死亡。
黑翅土白蟻的兵蟻體長(zhǎng)5.44~6.03毫米。頭暗深黃色,被稀毛;胸腹部淡黃至灰白色,被有較密的毛。頭部背面卵形,長(zhǎng)大于寬,較寬處在頭的中后段。前胸背板前部窄,斜翹起;后部較寬,從上方看形如元寶狀。有翅成蟲體長(zhǎng)27~29毫米,翅長(zhǎng)45~50毫米。頭胸和腹部背面黑褐色,頭部和腹部腹面為棕黃色。上唇前半段橙色,后半段淡橙色,中間有1條白色橫紋。翅黑褐色。全身覆有濃密的毛。頭圓形,復(fù)眼橢圓形黑褐色,單眼亦橢圓形橙黃色。前胸背板微狹于頭,前寬后狹,前緣后方有一小而帶有分支的淡色點(diǎn)。前翅鱗大于后翅鱗。工蟻體長(zhǎng)4.5~6毫米,頭淡黃色,近圓形。胸腹部灰白色。卵乳白色,橢圓形,長(zhǎng)約0.7毫米。
防治白蟻可在蘇鐵植物定植前在種植穴內(nèi)放適量石灰或草木灰,也可在每年4~6月白蟻紛飛時(shí)用燈誘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