蚊子的生活史分成卵、幼蟲、蛹、成蟲四個階段。蚊卵很小,長1mm左右。卵剛產(chǎn)出時灰白色,很快變成黑色或棕色。卵在水中才能孵化,夏天卵可以在24小時內(nèi)孵化,通常需2—3天。幼蟲稱孑孓,頭大,腹部細長,末端有一根呼吸管或一對呼吸孔,剛從卵孵化的幼蟲很小,每蛻皮一次就長大一些,并增加一齡,幼蟲期一般10天左右。四齡幼蟲脫皮后化為蚊蛹。蛹呈逗點狀,頭部和胸部融合成圓球。蛹不吃東西,但能運動。幼蟲和蛹生活在水中,極活潑,不時浮出水面,露出呼吸管來呼吸。蛹期很短,只有1—2天,蛹發(fā)育成熟后,蛹皮背部裂開,成蚊從裂縫中出來,這個過程稱為羽化。蚊蟲從產(chǎn)卵到羽化的時間,一般為13天左右。雄蚊不吸血,以花蜜、植物汁為食。雌蚊也吸花蜜、植物液汁,但必須吸取血液后卵巢才能發(fā)育。所以蚊蟲不吸血就不能繁殖后代。蚊蟲不僅吸人血,還刺吸動物,包括獸類、鳥類、爬蟲和兩棲動物的血液。蚊子白天主要棲息在住房的陰暗處 、雞舍、花房;室外棲息于土洞、草叢、地坑及溝渠邊。